“雙11”吸引國際關注?

發(fā)布時間:2017-11-24
點擊數:

“雙11”狂歡已經接近尾聲,消費者陸續(xù)拿到了快遞。

這個來到第九個年頭的節(jié)日,已經不僅屬于中國人――這一天通常被外國媒體稱為中國的“黑色星期五”,全世界的消費者和媒體通過互聯(lián)網,全方位圍觀了這場盛事。

外國“剁手黨”靠網絡翻譯“血拼”淘寶 

“雙11”不僅聚集了國內消費者的目光,也吸引著國外消費者的注意。而外國“剁手黨”又分為兩種:懂中文的和不懂中文的。 

北京時間11月11日0點開始,淘寶迎來了一群“勇敢”的外國網友,他們不懂中文:對網站上的方塊字毫不認識。但是他們“無所畏懼”,在Lazada和速賣通不過癮,還要來淘寶看一看讓中國網民為之振奮的“雙11”是什么樣子。

零點過后,推特上隨處可見世界各地的網友們分享著他們在天貓和淘寶的購物經驗,以及“種草”的好物件。

比如有網友說:“我在勇闖淘寶,盡管我一個漢字都不認識,不知道該怎樣操作。但上面的漂亮裙子太多了,我必須奮戰(zhàn)到底。”有網友稱:“我希望我從來都不知道淘寶,因為我所有的購物沖動都來自于此。”還有網友發(fā)帖說:“‘雙11’購物節(jié)到處都有折扣,沒男朋友無所謂,但是最起碼我有淘寶和Lazada。‘雙11’結束后,我可能會接著哭泣(沒有男朋友)?!边€有網友自嘲:“完全依靠谷歌翻譯從淘寶買衣服是一個危險的游戲。”

還有不少媒體重復解釋,“雙11”一天的網購額,比美國“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加起來還要大。但在一些報道中,有外國網友留言:“我們已經知道來自中國的‘雙11’了,趕緊別再發(fā)布這些文章了,是時候教我們如何使用全是中文的淘寶網了!” 

近年來,中國的電商平臺在加速全球化,那里有可挖掘的潛力。試想當這些戰(zhàn)斗力同樣強勁的外國“剁手黨”在不遠的將來學會用中文“奮戰(zhàn)”的時候,每天10億件包裹的目標便指日可待了。 

線上線下商鋪背靠“雙11”拉銷售 

“雙11”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開始影響全球的商業(yè)格局。 

阿里巴巴2018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阿里巴巴的國際化業(yè)務引來關注,同比增長達115%。今年“雙11”,就有來自全球6萬個國際品牌參與其中,交易更覆蓋225個國家和地區(qū)。

在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挪威、瑞典的電商們已經開始行動。

Elgiganten是北歐地區(qū)最大電商網站之一,公司CEO在聲明中表示,看到了“雙11”的巨大潛力:“五年前,‘黑色星期五’無人知曉,但現在已經是丹麥最大的購物節(jié)。而‘雙11’可能會成為更大的購物節(jié)日?!?nbsp;

挪威的最大報紙Nettavisen說,許多挪威的線上零售商都已經開始關注“雙11”以及背后的潛在機會。

“雙11”創(chuàng)造的巨大購買力帶來了外國商家實際的變化。據路透社報道,韓國企業(yè)把中國的“雙11”作為契機,展開大規(guī)模營銷活動。打開韓國免稅店運營商韓華格樂麗雅的官網可以看到,從11月11日上午11點開始,韓華格樂麗雅向點擊中國網站橫幅廣告的前111名顧客贈送11萬韓元(100美元)積分;韓國東大門都塔免稅店中國在線商城從11月初起,每天上午11點11分開始向1111名顧客發(fā)放11.1111萬韓元現金積分,直至11月11日。

全球第二大免稅店運營商樂天免稅店,也在其網站上,向寫下“雙11”購物心愿單并獲得留言的顧客提供現金積分。

報道稱,韓國免稅店運營商希望這能為中韓關系回暖后的銷售強勁復蘇鋪平道路。

外國媒體贊嘆中國速度

國外對“雙11”的關注早已開始,但今年無數國家的地方電視臺、報紙、雜志、商業(yè)報紙都開始向世界各個角落的潛在“剁手黨”推廣介紹。

在今年“雙11”開始前一個星期,世界各國主流的政經大報或者多個細分領域都能看到“Singels’Day”(單身節(jié))、“Alibaba”(阿里巴巴)等字眼。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稱,中國的“雙11”也已成為新加坡人的購物狂歡節(jié)。Lazada的負責人表示,公司的成交額最起碼會上漲30%。

日本共同社報道稱,包括花王、卡樂比等日本企業(yè)在內的6萬家外國企業(yè)和品牌參加了阿里巴巴的促銷活動;在京東,夏普生產的電視機也大受歡迎。共同社還注意到,阿里巴巴和京東旗下的物流公司也通過引進、使用了機器人的無人物流中心來提高效率。

美國《紐約時報》則關注了“雙11”這一文化現象。文章提到,阿里巴巴11月10日在上海舉行的晚會邀請了眾多名人,嘉賓包括妮可?基德曼、瑪利亞?莎拉波娃等人。文章還強調,中國的“光棍節(jié)”源于上世紀90年代的大學校園,原本用來供單身人士作為與情人節(jié)抗衡的象征。時至今日,這個瘋狂的年度消費慶典已經成為中國版的“黑色星期五”――不過規(guī)模要大得多。

英國《金融時報》關注到了巨量銷售額背后的金融科技創(chuàng)新。12日,《金融時報》發(fā)表了對螞蟻金服人工智能部技術總監(jiān)、資深算法專家張家興的采訪。該文章提到,正是得益于技術的不斷進步,才有可能采用非傳統(tǒng)的金融手段來滿足“雙11”逐年增長的天量交易需求。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突破,為顛覆金融行業(yè)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包括在保險、風控等諸多方面都將迎來重大突破和變革。

而《福布斯》雜志注意到,與瘋狂上漲的銷售額不同,阿里巴巴的AR Buy +功能表現平穩(wěn)。所謂的“沉浸式的零售體驗”在目前的早期階段并沒有達到“沉浸”的效果。這種創(chuàng)新的購物平臺只有極少數零售商參與、缺乏相應的監(jiān)管且沒形成具有參考價值的用戶體驗。



(本文來源:中國郵政快遞報)